文案丨行云电影
编辑丨大周
在当今中国电影市场,谁能在盈利方面独占鳌头,陈思诚绝对名列前茅。自他执导的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和《误杀》系列以来,几乎没有一部作品未能盈利。而在2023年暑期上映的电影《消失的她》,更是以相对小的投入,斩获了近三十五亿元的票房。2025年,他再度瞄准暑期档,这一次带来的新片正是《恶意》,其题材与《消失的她》颇为相似,同样是贴近现实的作品。
展开剩余63%谈及影片的评价,《恶意》的口碑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。整体而言,这部电影的立意一流,剧本属于二流,结局则显得三流。
首先,立意无疑是一流的。《恶意》紧密围绕当下的网络环境,深刻反映现实。这种题材不仅极具吸引力,更是社会热议的焦点,值得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。影片成功地促使观众关注和参与这一话题,尤其是在近年来,舆情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事件越来越频繁。许多人,尤其是自媒体工作者,往往一味追求流量,而大众则在舆论的浪潮中逐渐迷失了自我。《恶意》的出现,正好在这个关键时刻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然而,尽管剧本在完成度和节奏把握上表现良好,《恶意》却宿命地流于说教之中。尽管电影有引人注目的内容,但过多的说教性台词,让不少观众感到反感。真正优秀的电影应让观众在观影中自行体会情感与深意,而不是将观点直接灌输。
至于结局,尽管影片的开篇和中段展开得相对出色,却在收尾时显得轻描淡写。影片探讨当下网络环境中舆情与网络暴力的严肃议题,前半段紧凑的节奏与几处虽不算惊艳但却引人入胜的反转,使人期待结局。然而,强行追求的圆满收尾,却令这部原本蕴含巨大冲击力的影片失色不少。虽然结局并非真正的完美,网络暴力依然蔓延,但这样的结束却使得影片的力量大打折扣。
简而言之,《恶意》有改进的空间。但即便存在诸多不足,其依然是一部值得观赏的作品。尤其是影片中那几句触动人心的台词,真可谓震撼人心,让观众不禁惊悸。看完这部电影后,观众不妨自问:你是否曾参与过某一次的“杀人事件”?
发布于:福建省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